# 窄门
你们要进窄门。因为引到灭亡,那门是宽的,路是大的,进去的人也多;
引到永生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着的人也少。
自从开始用 Linux 之后,我就很少使用百度网盘了,毕竟 自由软件 传播通常是不依托于各种国内大大小小的网盘的。直到最近,学校一 项公务必须要我用网盘接收文件,我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百度网盘。
几年前,我就像一名互联网拾荒者,能力不怎么行,内心却充满各种雄心壮志。乐器、绘画、 先锋艺术…… 像个知识饕客一样搜集着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。如今,这些资料便静静地躺在我 的网盘中。
『对于我这种家庭普通学校的普通中国学生,青春疼痛根本不是浮夸三角恋、乐队、堕胎、 车祸和街头黑道,真正疼痛的是青春期肥胖、体育课腋下的汗、组不到队的春游、找不到伴 的午餐、不敢递给父母的试卷、偷摸猜电脑密码的深夜、班主任无意间的羞辱之词。就连疼 痛也是懦弱的,窘迫的,丑陋的,龟缩在狭窄的波段内,酦酵成余生里的暗恨。』
偶然间,在 QQ 空间里看到这样一段充满了『丧』气的文字。我的心中闪过一丝嗔怒,似乎感 到了来自这不够正能量的文字的冒犯,随后却哑然,被从心头涌出的无力感吞没。
无论是音乐或是美术,我最终都没能有所建树。黄色树林里的路[1],我选择了曾有更多旅者行 过的那条,出身决定了我只能步步为营,万不能放飞自我。事到如今,再追悔也是没有用的, 我只是感到遗憾而已。
我常在互联网上看到不少所谓『批判』素质教育,支持应试教育的文 章。 这些文章的论点无 非是:素质教育变相拔高了高等教育的门槛,让高等教育沦为了中上阶层的英才教育,加剧 了阶级之间的固化。这种论点的确有一点道理,不过一味推卸责任到所谓素质教育身上,是 忽略社会现实而且充满偏见的。
这种论点的支持者往往举例美国的公立学校是如何如何放松,结合所谓游戏影视等充满感官 刺激的『电子海洛因』麻痹穷人,任由其自甘堕落。而富人的子女则花大价钱参加各种贵族 私立学校获取更优秀的学习资源,长大出来融入上流社会,上层阶级的特权也能假此在表面 上自由平等的社会合法合理地『世袭』。
但是,为了应试的题海战术,597 式的苦学,最终却只能感动自己。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下层 阶级自我安慰的 奶头乐 呢?纵使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下,上层阶级总有各种方法兑换其特权--他们完全可以用钱 调动更好的教育资源,当寒窗学子们还在用蛮力刷题海时,他们的子女学习效率是同龄人的 数倍。而我们接受的影视作品常常给人灌输一种富人都是『暴发户』『傻地主』的错觉,仿 佛自己通过各种『努力』,就有机会超越阶级之间的鸿沟。可是请不要忘了,你可以努力, 别人也可以努力,所有人都可以努力,富人也并不都是『傻地主』。真实的世界比简单的二 元建模要远远复杂。
目前教育体制的危害,原因在于归一化的评判标准是不合理的,无论是什么名头的 XX 教育, 也没能改善问题的本质。学校的职责,是为了向社会输出合适的人才,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 由社会需要决定。但由于归一化的评判标准,学生很大程度上被制造成了流水线上一个个一 模一样的零部件。通过填鸭式教育,教出来的书呆子和做题家,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。 反而由于小时高强度吃苦,产生了斯德哥尔摩情结,沦为资本家的 996 福报机器后还沾沾自 喜。
无数聪慧的学子为了阶级晋升的一个理想,十年寒窗。等到在社会上努力过挣扎过,才发现 富人家的子女正微笑着站在他们奋斗一辈子都遥不可及的地位上。本应在心中的热血,被无 情地洒在地上。我是不信甚么耶和华的。只不过圣经里的比喻,用在这里恰当得仿佛是黑 色幽默--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宽门,引向了 985 高校,引向了 996 的工作,甚至引向了 251 的牢房,最后引向了灭 亡。
一味的拒绝素质教育,更是对下层阶级的放弃。可以预见随着科技发展,低端重复劳动型的 工作终将被各种人工智能所替代。上层阶级掌握了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,失去了竞争力的下 层只能从社会生产力的零头里分出点残渣,从虚拟现实设备中获取些许精神安慰。届时赛博 朋克风格世界观的未来,将成为现实。
而平民阶级的窄门在何方?我却不能假装自己有了答案。
《未选择的道路》【美】罗伯特・弗罗斯特 ↩︎